找到相关内容334篇,用时7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罗怙罗经》来看佛法的教学

    见、明、,能如实知见:此是苦圣谛、此是集圣谛、此是灭圣谛、此是道圣谛。由如是知、如是见故,心解脱欲漏、漏、无明漏;既解脱已,如实知见:我生已尽、梵行已立、所作已办、不受后。(T26,p406c)...亦复知从心入。  尔时,罗云作如是思惟,欲心便得解脱,无复众恶。观,念持喜安,游于初禅。观,内自欢喜,专其一心,无、无观,三昧念喜,游于二禅。无复喜念,自守觉知身乐,诸贤圣常所求护喜念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547811.html
  • “杂阿含经”论涅槃

    杂阿含经’第八百六十七经载:佛告诸此丘:   “若比丘如是行、如是形、如是相,息观,内净一心,无无观,定生喜乐、第二禅具足住。若不如是行、如是形、如是相境念,而于色、...涅槃;若不尔者,得生般涅槃;若不尔者,得无生般涅槃;若不行者,得无行般涅槃;若不尔者,得行般涅槃;若不尔者,得上流般涅槃。”在第七三四中,佛告诸此丘:“若此丘如是修习七分已,...

    杂阿含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1863706.html
  • 谈佛说四识住舆五受阴

    就会增诸触,使六触入处所触,即成“六触入处”,郎是眼触入处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触入处。无明触处以后,就生起、无、有无、我胜觉、等等。若行者于六触中舍离无明而生明,即不生、无、有无、胜觉、等,卑觉、我知我见觉。那末,原来所生的无明触郎灭,代之而起的是明觉,了明觉,则不摄心住,不摄心住,郎不为五受阴系著。   五受阴是苦、无常、变易法   行者于五受阴...

    许智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4465875.html
  • 修习安那般那念的境界

    以苦为乐) │   │     │此、│├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九集││初 禅│言语止息  │离欲、恶不善法,│   │有色者观诸│居、││   │      │...│离观,内│   │内无色想观│、、││   │止息    │净一心,无无观│   │诸外色得第│界味││   │      │、定生喜乐。  │   │二解脱  │、、│├───┼───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269625.html
  • 释量论略解(卷第五)

    二相决定耶?曰:所量唯有自共二相决定,以所量能作义与不能作义二法决定故。又以共同性为所现境之前,现为随余法转,与以不同不共性为所现境之前,现为不随余法转之二法决定故。又以自为现境之前,如其所现...  若一切无能,种等于芽等,现见功能。若计彼世俗,  云何能如是?若谓皆彼,非尔不见,随共相进退。  如眼色等,此说名、力等,随内支转故,瓶及学与总,  并数等之。发影等非共,不著为义故。执...

    法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3738194.html
  • 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

    住佛性为所乘。引出佛性为能乘。至得果佛乘至处。三义体用唯一心转。又瑜伽显扬杂集庄严及十二门论等。各释七种大性。又余处十大义。因繁不述。起者发起。自有本内熏为因。善友闻熏。用大为缘。于此胜境。发净...。即释一心者名如来藏。又此心体。而随无明。动作生灭。故此门中。如来之性隐而不显。名如来藏。如下文云。心生灭者。依如来藏故。有生灭心。不生灭与生灭和合。非一非异。名为阿梨耶识。此识二种义。一...

    太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5942953.html
  • 《大学》修养的次第

    原则,已经概略知道。但在心理作用上,还有一层最重要的说明,那就是说,怎样才能达到止定的用心方法呢?这在小乘的“禅观”的方法,又指出”和“观”的两个作用。“”是包括知觉和感觉。“观”是指理性“智知...喜怒哀乐发作的时候,自己必然知道。不然,你在心烦意乱的时候,你怎么会说我烦死了,或者说,气死我了呢?明白了这种浅显的道理,就可知道小乘禅观所说的“”,便是指这种知觉和感觉的作用。“观”是指同时了解自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5045119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法教篇(四)

    ,这还是方便说的,如果真实的说起来,凡是依幻所说的,那是对待的;既然是对待,这觉也就不是真,也叫做幻化了!可见设若说了一个,还是没有离幻;说既然不对,那我就说无对不对呢?老实告诉你,说无也是一样的不对!哎呀!说也不对,说无也不对,那究竟要怎样才叫做对呢?那第一步要远离幻化的境界,第二步又要远离这幻化的心念,第三步再远离幻化的智识,第四步还要远离这幻化的远离,一直要到无所离的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1070438.html
  • 释恒强:《阿含道次第》讲纲(下)

    lt;阿含部T2>>p.195.3)   弥勒菩萨应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。我以精进之力超越成佛。阿那律知之。诸佛世尊皆同一类。同其戒律.解脱.智慧而无异。亦复同空。无相.愿。三十二...心秽.慧羸。立心正住于四念处。修七支。得无上正尽之。若未来诸如来.无所著.等正觉悉断五盖.心秽.慧羸。立心正住于四念处。修七支。得无上正尽之。我今现在如来.无所著.等正。我亦断五盖.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676942.html
  • 格物与致知——论湛王之辩兼析心学的义理规模

    圣知达诸天德,圣人之也.觉生於思,思曰睿,睿作圣,其惟觉乎.」   故手足痿痹皆谓之不仁,知之知本体矣.如梦之者,非外益之也.伊尹曰:「天之生斯民也,使先知觉後知,先觉觉後觉.」   沈珠问:「天理何以见 」甘泉曰:「其主一乎.天理者,吾心本体之中正也.一则存,二则亡,与不觉而已.」   「如梦之者,非外益之也」,即觉悟必然是本心之自觉也,非外物使然.人於此或疑曰,人见孺子入井而...

    郑宗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781608.html